我与《十堰晚报》有奖征文 | 文字缘,乡土情

07-04 10:07   十堰晚报  

■ 王琼

十几年前,我开始写作,就持续关注《十堰晚报》。特别是文学版,我不仅认真阅读,从中汲取精华,还用心收藏,自己的文章收藏,文友的文章收藏,其他好文章我也收藏。

我写的散文《家在万峪》在这里变成墨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晚报页眉都印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我写的诗歌《疫情中的感动》在这期间刊发。再后来,晚报文学作品版改为“武当风”,我写的《我给父亲买旱烟》《家有花草》等作品陆续见报。

作品虽偶有发表,但自知写作水平尚待提高。我坚持用乡土语言写乡土特色,每当稿子刊发,都会欣喜地与家人分享。每次拿到刊有我文章的报纸,我总要认真对照原稿,学习编辑的修改之处,体会其中深意。编辑们对文字十分严谨,他们既包容写作者,又严格把关,这种专业精神令人感佩。

作为地方志工作者,我保持剪报习惯十余年,收集了三本厚厚的剪贴本。这些发黄的纸页,连同初中时抄录的诗集,都是我珍贵的记忆宝藏。

晚报还是爱心传递的桥梁。2024年8月12日,晚报刊发的报道《付天运收到17位爱心人士的捐助》让我印象深刻。看到报道后,我通过晚报记者联系上这位大学生,并贡献绵薄之力。如今他在三峡大学求学,我们仍保持着联系。

晚报如船,载着读者驶向远方;如彩虹,让人仰望文学的天空;如绿洲,滋养着每一颗热爱文字的心。

致敬所有默默耕耘的晚报工作者,你们用文字播撒文明,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