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茶有了“好婆家”

07-03 07:47   十堰日报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张云朝 报道:7月1日傍晚,竹山县竹坪乡。村民张玉芳从摩托车上卸下尼龙袋,放下小竹篮,将袋子里的鲜嫩大叶茶倒入塑料筐中。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迅速上前称重、记账、付款。

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37.5元现金,张玉芳高兴地说:“‘废料’换现金,这在过去可不敢想。以前的夏秋茶,芽长成条,条长成杆,杆又变作茎,最后只能剪掉丢弃。看着它在充沛的雨水里疯长,就是变不了钱,白白浪费掉了。”

让夏秋时节疯长的“废叶”变成增收的“票子”,是当地茶农长久以来的期盼。该乡通过引进竹山县竹坪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深耕大叶茶加工,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大叶子,遇见了视之为宝的“好婆家”,产业化之路自此开启。

6月30日9时许,已有十多名村妇结束了清晨采摘,每人采下三四十公斤大叶茶。按每公斤3元的收购价计算,当天创收稳稳过百元。“夏天酷热,我们就趁清早和傍晚的凉爽时段,每天采三四个小时,挣个一两百元,贴补家用正合适。”村民刘女士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说。

科研与实践证明,大叶茶并非“次品”。它富含茶多酚、咖啡碱、多糖等活性物质,在功能性茶产品及深加工领域蕴藏着巨大开发价值。竹坪乡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结合本地实际,依靠独特的茶资源禀赋,大胆探索茶产业转型路径,成功将昔日眼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如今富民强村的“金叶子”。

竹坪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黄开朝介绍,今年公司与福建龙坛茶业签订了1000吨大宗茶订单,需要大量原料。因此,农户送来的茶树茎条、嫩条、鲜叶,公司“照单全收”。这些原料将根据其等级,被精细加工成大叶茶、砖茶、抹茶等多元产品。

大叶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竹坪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全乡现已有6000亩茶园开展大叶茶采摘,助力茶农年增收达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