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段吉雄
盛夏时节,骄阳炙烤着广袤山野,却催生出最蓬勃的生机。走进郧阳区安阳湖农科园,金黄饱满的杏子缀满枝头,宛如万千小灯笼在绿叶间摇曳。微风拂过,清甜果香漫溢山野。
“大家看这新鲜的杏子,咬一口,酸甜在舌尖迸发,太美味啦!”主播手持竹篮,对着镜头展示着刚摘下的杏子,晶莹的果肉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晕。随着直播画面流转,这份山野甜蜜跨越千里传递到远方消费者的心中。
郧阳区柳陂镇的“夏黑”葡萄即将迎来丰收。
“以前一块钱一斤都愁销路,如今三元一斤抢着要!”园区负责人刘四清站在杏树下,感慨万千。在科技特派员指导下,园区引入品种改良技术,通过滴灌、测土施肥等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果实品质和产量,还实现了错峰上市。如今园区年收益翻番,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小蜜蜂电商主播推介郧阳区茶店镇的葡萄。
在郧阳区柳陂镇腰岭村350亩桃林里,成熟的桃子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果农们头戴草帽、腰挎竹篓,穿梭在林间,娴熟地摘下颗颗饱满果实。依托“一村一品”规划,村里成立桃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与品牌销售。通过电商平台,这些桃子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成为村民增收的“金果子”。
郧阳区柳陂镇月亮湖生态园内,枝头挂满红彤彤的海棠果。
竹山县的李子园同样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漫山李子树挂满紫红色的果实,如晶莹的紫宝石压弯枝头。果农们戴着草帽、手套,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为提升李子的附加值,当地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引入多家深加工企业,将部分李子制成果脯、果酒等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房县化龙堰镇上湾村果农精心分选优质西瓜。
西瓜是消暑的必备佳品。在郧阳区安阳镇,“安阳西瓜”迎来收获季。这里的沙质土壤与适宜气候,孕育出了皮薄瓤红、汁多味甜的优质西瓜。居峪村绿油油的瓜田一望无际,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错落其间。农户们采用错峰种植技术,从5月到9月,不同品种的西瓜接连成熟上市,既满足市场需求,又提升瓜农收益。
游客在竹山县鸡公岭李子园体验夏日采摘乐趣。特约记者程平摄
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独特的乡村文化脉动。丰收时节,各县(市、区)纷纷举办水果文化季活动,果香与民俗交融,吸引大批游客与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这些活动不仅打响了水果品牌,更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生。
竹山县宝丰镇公平村,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
郧西县观音镇县沟村的车厘子产业,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平坦宽阔的产业路如金色纽带伸向山外,灌溉管网让果树畅饮甘霖,现代化仓储为鲜果保驾护航。围绕采摘园兴起的农家乐、民宿各具特色,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村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昔日寂静的山村充满欢声笑语。
房县红塔镇古桥村,果农正在采收血桃。特约记者 张启龙 摄
从品种改良到品牌打造,再到产业融合,十堰不断探索创新,将瓜果产业的“甜蜜事业”越做越大。(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刘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