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全面落实全市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要求,我市组织各县市区、行业系统及相关领域青年干部广泛开展交流研讨,通过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今日起,本报推出“‘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青年干部大讨论”专栏,全景呈现青年干部大讨论活动凝聚思想共识、奋力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 记者 孟建锦 实习生 何晴晴 报道:3月26日下午,我市“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青年干部大讨论首场活动在市商务局举行。
当天,全市商贸企业代表与市商务局干部围坐论道,围绕“激发消费引爆点焕发开放新活力”主题展开头脑风暴。这场聚焦实践、直面挑战的讨论会,金句迭出、妙招纷呈,为我市提振消费能级、扩大开放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青年群体成为讨论焦点。
“抓住了青年,就抓住了消费升级的钥匙。”活动一开场,来自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的龚慧率先抛出观点,“商贸流通企业需要抓住青年消费特点,因地制宜打造更多符合青年需求的消费场景和产品。不仅要吸引年轻人‘打卡’,更要让他们‘留下来’,将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长效动能。”
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科的屈世楚提出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的“双轮驱动”策略:“夜间经济点亮城市烟火气,文旅融合激活文化 IP,通过多元场景创新,构建全时全域消费生态。”
如何让十堰从内陆“跟跑者”变为开放“领跑者”?“积极探索具有十堰元素的制度创新成果体系,着力构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枢纽。”讨论中,市商务局口岸科的潘梦婷认为,当前,我市正积极申建保税物流中心、争取武当山机场开通国际航班。未来,十堰的优质产品可“一站式”通达全球,国际资源也能“零时差”落地我市。
“开放是十堰突破地理桎梏的金钥匙。”市贸促会的沙珺婷建议,“持续跟踪外资外贸数据,帮助企业疏困解难,引导业务集聚发展,尽快让自己从‘新兵’成长为‘尖兵’。”
县域商业体系是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的杨旭说:“以水为脉,以农为链,不断优化县域消费环境,培育水经济新引擎,推动优质农特产品输出,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夯基垒台。”
创新思维与青年担当贯穿活动全程。市商务局办公室的程胜锋呼吁打破传统:“以‘服务保障者+资源整合者+创新推动者’的角色定位,创造性地把深圳速度、深圳思维、深圳经验转化为推动我市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两个小时的讨论激荡智慧、凝聚共识。与会青年干部达成共识:以数字转型强引擎、开放创新拓空间、政策协同优生态,大力构建“消费引爆点”与“开放新活力”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