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十堰| 第一位十堰籍中共党员:仇国升

04-19 10:01   云上十堰  

开栏语: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诞辰。这是开天辟地的百年,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复兴的百年。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是一片被红色革命文化浸润的土地,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里九进八出,七次创建革命根据地。红色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从开启城市汽车工业梦想到南水北调世纪移民为国家工程让路,从生态立市到建设现代新车城,埋头苦干之间始终紧跟党的罗盘和指针。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展示建党初心之路,本报即日起隆重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红星照耀十堰》。报道将拾忆望远,挖掘十堰的红色文脉与红色精神,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十堰元素”和“红色基因”,展现党员队伍的精神风貌。我们期望借此召唤十堰力量,秉承革命“初心”,向“十四五”发展愿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扬帆再出发。《红星照耀十堰》分为“红色十堰”、“红色土地”、“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红色力量”等篇章,敬请关注。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朱江

人物档案:仇国升,又名仇健、永平、桂生,是湖北省均县(今丹江口市)人,出生在农民家庭。1922年3月12日,经林育英介绍,仇国升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最早的十堰籍中共党员。

大冶钢铁厂认识工人运动领袖林育英

出生于十九世纪末的仇国升,为革命赴汤蹈火之时,才二十岁出头。百年前,革命风暴席卷而来,作为青年的仇国升,缘何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道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党的初创时期,地处武当山下的均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封闭的自然环境以及落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县域内还没有党的活动。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后,均县部分有志青年学生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开始觉醒,他们纷纷走出山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尤其是一些在襄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读书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思想觉悟得到很快提高。

出身农民家庭的仇国升,干农活是头等大事,本分度日,祈求风调雨顺,便是生活。不过,锄头没拿几天,仇国升便离开家乡进入工厂。

1918年,大冶钢铁厂在汉阳招收工人,时年22岁的仇国升,进入大冶钢铁厂工作,成为一名电工。

仇国升为人豪爽耿直,乐于助人,深受工友的敬重。为反抗资本家和封建把头的压迫和剥削,他多次组织工人进行罢工斗争。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时局波谲云诡,工人们受尽资本家的剥削,日子并不好过。仗义执言的仇国升与工人冷殿卿、徐大海、宋子卿等人结为兄弟,发誓共甘苦同进退,开始组织工人罢工斗争,在工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均县旧景。仇国升出生在湖北省均县(今丹江口市)一个农民家庭(资料图片)。

1921年9月,工人运动领袖林育英以汉阳铁厂失业工人的身份,来到大冶工矿区进行调查。不久,他以翻砂工的身份进入大冶钢铁厂,一边工作,一边同工人谈心。在此期间,林育英建立了学习小组,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于是,仇国升与林育英在大冶钢铁厂结识,两人志同道合、相谈甚欢。

一次次促膝长谈,一次次挑灯夜学,仇国升从林育英处进一步了解到工人的处境以及革命斗争的形势和未来。眼界被打开了,革命之火被点燃。仇国升更加坚信:工人阶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统治阶级,才能迎来美好的新生活。

宿舍里秘密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仇国升协助林育英串联发动、提升黄石穷苦工人的阶级觉悟。在工人中组织学习小组,在大冶钢铁厂开办工人夜校,成立两个秘密学习小组。

参加学习的人中,有仇国升、刘敢生、冷殿卿等。他们经常在飞云洞、桃花洞、西塞山、狮子山、观音阁等处学习。

后来,学习小组发展到60多人,他们大多成为工人运动骨干。

这些悄悄培养的进步人士,就像星星之火,时刻为日后革命焰火的燎原准备着。此时的仇国升第一次觉得,前路如此值得期待,“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正在一步步接近。

1922年春,林育英在工人学习小组广泛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工人:“光有学习小组还不行,必须有一个能公开领导工人进行斗争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有严密组织和纪律,工人阶级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在斗争中取得胜利。”

大冶钢铁厂宿舍旧址。

经过教育培养和严格的考察,1922年3月12日,林育英介绍大冶钢铁厂工人仇国升、刘敢生、林家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大冶钢铁厂 B字号职员宿舍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这个宿舍,当时是仇国升的家。宣誓之后,林育英代表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共大冶钢铁厂党小组,并指定仇国升为组长。这是黄石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小组,也是湖北省产业工人队伍中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之一。大冶钢铁厂党小组建立以后,通过林育英、仇国升等人的串联发动,华记湖北水泥厂、大冶铁矿、富源煤矿和富华煤矿党组织相继成立。

1923年,工人运动陷入低潮,仇国升等人转入地下,继续坚持革命活动。1927年1月1日,仇国升和周良芳作为黄石工人阶级的代表,参加了湖北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月,港窑湖总工会更名为大冶总工会,仇国升被选为总工会常务委员会委员。5月,中共黄石港地委派仇国升到武汉参加省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时逢夏斗寅叛变,偷袭武汉,仇国升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大冶钢铁厂职员宿舍已拆除,旧址位于现西塞山区的大冶特钢厂区内。漫步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厂区绿树葱葱、绿草如茵。百年光阴悠悠而过,工厂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这方热土见证着峥嵘岁月。

在外地革命活动对家乡产生较大影响

1927年,汪精卫集团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共黄石港地委奉命撤离港窑湖。仇国升留下坚持斗争,以大冶总工会的名义,将被大冶厂矿解雇的400多名失业工人组织起来,强烈要求复工。11月30日,大冶厂矿终于被迫恢复这些工人的工作。12月,因叛徒出卖,仇国升被捕,关押在大冶县监狱。在狱中,仇国升坚贞不屈,使反动派得不到地下党组织的任何消息。经过营救,仇国升次年4月出狱。

1929年2月,中共湖北省委机关被破坏,叛徒带领宪兵队到黄石逮捕共产党员和工会骨干,仇国升闻讯转移到农村,投身于农民运动。次年6月,仇国升与华记湖北水泥厂共产党员乔富祥一起,参加刘仁八农民起义。不久,仇国升身患重病,组织上安排他到小雷山东岳庙养病。养病期间,部队转移,仇国升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仇国升为寻找党组织孤身漂泊,历尽颠沛流离之苦,直到1946年才回到华中钢铁公司工作。次年,厂方根据他在大革命时期的表现,指控他与大罢工有关,将其开除。

1950年6月,原黄石港地委宣传部长李襄群到黄石检查工作,向华钢党委书记高芸生介绍仇国升的情况,仇国升得以回厂复工。

1970年,仇国升因病逝世。虽然他不在十堰入党,但丝毫不影响他对中共湖北区早期党组织以及党的各项事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据2006年6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十堰历史》第一卷(1919—1949)记载:“1922年3月,均县人、大冶钢铁厂电工仇国升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共建党初期第一个郧阳籍党员,入党介绍人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活动家林育英。在外地求学工作的郧阳籍先进分子,通过书刊和书信,开始了新文化、新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家乡的传播。同时,他们在外地的革命活动,也对家乡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起点很高,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的产物。不到一年时间,仇国升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给我们要求进步的年轻人,树立了行动的标杆。”今年28岁的入党积极分子小徐对记者说,作为仇国升的老乡,他要向仇国升学习,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出力。